欧联杯 伊朗超U23 巴希杯 荷超杯 以甲图杯 中青赛(男子U13组) 以超图杯 苏青联 印地区杯 印杜兰杯 中青锦U21 里约杯 葡超杯 中美洲杯 联盟杯 亚女U20 巴保女联U20 女中美锦 新西女超 马来U20 英超夏季赛 欧锦U18A 加勒比盾 明日之星冠军杯 欧沙联 阿女乙 巴拉中联 哥斯优胜者杯 菲MPBL女篮 约超杯 欧女锦U18C级 COTIF杯 欧锦U18B 加精英联 巴塞希杯
当前位置:首页 > 篮球新闻

金州勇士“旋风”战术——“库有引力”的经典呈现

来源:蜘蛛直播 时间:2025年08月03日 18:00



2014年夏天,单季51胜的金州勇士在季后赛首轮历经七场鏖战,最终不敌快船。管理层解雇主帅马克-杰克逊后,继任者候选名单上出现了两个完全没有职业球队执教经验的名字:史蒂夫-科尔与弗雷德-霍伊博格。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科尔带领勇士建立了王朝,但当时刚与爱荷华州立大学续约的霍伊博格同样备受青睐。勇士在接触科尔教练前曾试探过他的意向,虽未进入实质谈判阶段,但正如科尔所言:"只要他(霍伊博格)愿意,他随时能在NBA执教。"

这一判断很快得到验证:次年霍伊博格便出任公牛主帅。成为冠军教头的科尔不仅公开称赞这位同行,更坦言从他那里"借鉴"了多项战术,其中就包括勇士标志性的"旋风"战术(Cyclone)。

当科尔在空中旋转手指时,球员们便知道要启动这个形如其名的战术——后卫交叉跑位如旋风般撕开防线。


“旋风战术”(Cyclone)是一种隐蔽性很强的无球掩护战术,通常先由两名后卫从篮下交叉穿过来进行发起,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迷惑防守。

而在这两名后卫中,会安排进一名投射威胁非常大的球员,这是战术的核心。就勇士而言,这名球员通常会是库里。当交叉跑位完成后,另一名后卫去低位或三分线45度附近接球。此时库里会绕到罚球线或肘区附近,为一名大个子球员做下掩护,这名大个子球员利用库里的掩护直接往篮下空切。

由于库里的无球威胁极大,他的跟防人一般不会有很强的协防意愿。这样一来,大个子球员就可以轻松空切到篮下,之后外线的持球后卫再将球传给篮下的4-5号位球员。

由于之前的后卫交叉跑位和后续掩护的效果,此时的篮下防守一般不会太强,完成近筐终结的成功率非常高。


我们来看这一回合,科尔教练在场边摇起了手指,示意球员们这一回合打“旋风战术”。库里此时不在场上,克莱扮演了掩护者的角色。我们可以看到,福布斯和怀特之间的防守交流出现了失误,怀特一路跟随伊戈达拉,但福布斯却认为这个回合应该换防。

这样一来,场上出现了短暂的伊戈达拉遭遇马刺双人包夹,而克莱在禁区处于完全空位的情况。此时克莱也觉得有些意外,但追梦已经有了要启动空切的动作。所以克莱还是按照战术步骤,上前做掩护,追梦空切到篮下之后,却正好遇到了怀特“迟到的换防”,这个战术明明跑成功了,却被马刺的防守失误给意外化解。

但克莱紧接着又做了一次朝着篮下的切入,这是一次战术外的妙手偶得,最终顺利完成终结。


由于“旋风战术”的核心在于:去做掩护的那名射手,需要有比较强的无球威胁。这对于拥有“水花兄弟”的勇士来说,则显得游刃有余。克莱与库里之间的交叉跑位,就算你提前洞悉了这个战术,有时也很难真的防住。


如上动图所示,这是勇士对阵活塞的一场比赛,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活塞主帅大范甘迪已经注意到了勇士要打这套战术。他提前在场边提醒防守球员,要注意掩护之后的空切,但仍于事无补,大范甘迪也被气地在场边直跺脚。


勇士这套“旋风战术”已经打磨得相当纯熟,就算是在强度拉满的总决赛中,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破绽。

这套战术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极强的欺骗性,是金州勇士战术体系中“无球杀伤”理念的典范。如果说勇士丰富的传切体系是一个摆满了兵刃的武器架的话,那么“旋风战术”就是一把藏在袖口中的匕首。

其实想要破解这个战术也并不难,在挡拆发生时选择换防就可以轻松化解,但几乎场上的每一名防守人都很难做到去放掉库里这个点。这就是“库有引力”的作用,他甚至可以在这个战术中完全不碰球,但却依然是这个战术的最核心内容。就算防守人真的选择换防,库里也可以轻松得到一次在外线点名对手大个子的机会。面对这样的“两杯毒药”,你真的很难在一瞬间做出理性选择。


关于这套战术的起源也很有趣,首先,“旋风”的名字是科尔教练起的,原因也不是因为这个战术跑起来有旋风般的撕裂感。科尔教练是为了致敬爱荷华旋风队,他曾在2015年与霍伊博格的一次午餐对话中提到勇士有个战术叫“旋风”,这是他从爱荷华州立大学(爱荷华旋风队)“借鉴”来的,结果霍伊博格(前爱荷华州立大学主帅)当场承认自己其实也是从杨百翰大学那里学到的,只不过自己管这套战术叫美洲狮(杨百翰美洲狮队)。

而杨百翰大学则将这个战术称之为“Dribble High”,因为他们又是从犹他州立大学借鉴来的。那犹他州立大学又是从哪里学来的?是从科罗拉多州立和蒙大拿大学得来——这个战术最早是叫作“Dribble”,是由斯图-莫里尔教练30多年前,在蒙大拿大学的教练办公室里,一边啃披萨一边画战术图时创造出来的。

“那是我很早以前画出来的东西了。”莫里尔教练说道。

这个战术最早只是他和助教布莱恩-泰勒在1986年的一次讨论中偶然诞生的灵感,但这个战术结构清晰、执行快速又充满迷惑性。一旦运转到位,基本上就能完成一次不可阻挡的终结。


我们来看这一回合,这是一场勇士对阵公牛的常规赛,勇士再一次祭出了“旋风战术”,在球员完成终结后,科尔和身后的教练组都在看着隔壁的霍伊博格(时任公牛主帅)开怀大笑。仿佛在说‘没错,这就是从你那里学来的,怎么样?还不错吧?’

现在,金州勇士已将这套战术打磨到了极致。“旋风战术”从一所大学办公室里的手绘草图,逐步演化为NBA总冠军球队的标志性打法——就像莫里尔教练当年坐在办公室里所描绘的那样。(NBA官网)

本文标签: 库里  科尔  公牛  怀特  勇士队  金州勇士  库有引力  弗雷德·霍伊博格